白露时节的艾灸养生之道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7|发布时间:2024-09-13
季节特性
白露节气大约在公历的9月8日或9日,对应太阳黄经165°。此时,农作物逐渐成熟,标志着“秋老虎”的消退和气温开始转凉的趋势。早晚温差显著增加,白天与夜晚之间的温度差异更为明显。随着气候变凉,夜间温度达到白露标准时,空气中会凝结更多的露水,从而形成“白露”现象。
白露节气的三候分别为:“一候鸿雁来;二候燕子归;三候百鸟备粮。”此时,大雁等候鸟开始南迁以避寒,而其他鸟类则在准备过冬所需的干果和粮食。这一系列迹象表明了白露不仅是秋季凉爽气候的象征,还标志着自然界为迎接冬天做准备的重要时刻。
养生建议
进入白露节气后,真正的凉爽季节正式开始。此时人体皮肤毛孔尚未完全闭合,昼夜温差加大,正如谚语所说:“过了白露日,夜寒白天热。”不适宜着装过薄或过厚,以免受凉引发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或染肺疾。因此,“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的古训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暖。
此外,在这个节气中还应关注易发疾病的预防。风邪容易侵袭人体的经络和骨骼关节,引起四肢痹症等不适。因此,养生的重点在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并抵御外界寒湿之气的影响。
艾灸调理
(1) 选穴技巧
1)**风门穴**:出自《甲乙经》,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督脉和足太阳的交汇点。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约1.5寸处。通过艾灸风门穴,可以有效隔绝外界寒气入侵人体,是预防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
2)**风市穴**:原为奇穴,《肘后方》中提及,现归于足少阳胆经,别名“垂手”。位于小腿外侧正中间,在腘横纹水平线上约7寸处。艾灸风市穴可以预防风邪侵袭皮肤和经络。
3)**气海穴**:出自《脉经》,属任脉范畴,别名“脖映”、“下肓”。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处。通过艾灸气海穴,能补益气血、固守体表,是养生保健的关键穴位。
(2) 艾灸方法
- **艾炷灸**:采用无瘢痕灸或隔黄土饼灸法,每穴位7~9壮,每周2~3次。
- **艾条灸**:使用温针灸、回旋灸或循经往返灸法,每次45~60分钟/穴,每周2~3次。
- **器具灸**:同样采用温和灸或回旋灸,每次45~60分钟/穴,每周2~3次。
——END——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