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实,源于胆热!中医治胆热失眠的方子,胆净了,你就睡好了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1-13
睡不实的根源在于胆热!中医为胆热失眠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一旦胆热清除,患者就能睡得香甜。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
有这样一位女士,45岁,是一个高管,她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巨大,睡眠日益不佳,常常夜半醒来,再难入眠。她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收效甚微。最终,她求助于中医治疗。
初诊时,见患者脉弦滑、舌苔黄腻,且心烦意乱、多梦易醒、口苦咽干、胸胁胀满。细问得知,患者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一测心率,发现偏快而不稳。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医家给她开了一张方子。
这个方子,我建议你也用纸笔记下来。青蒿、黄芩、竹茹、枳壳、陈皮、半夏、茯苓、碧玉散(包煎)、赤芍、夜交藤、甘草。水煎服。结果怎样?患者服用后,顿感心神宁静,多梦易醒、口苦咽干等症状大为减轻。睡眠质量显著提升,夜间醒来次数减少。
医家调整了方子,用酸枣仁汤合上述部分药物巩固疗效。这时候的原理,我想与你细细道来。我曾说过,人之所以失眠,有时就是被胆热所扰。上述医案中的患者,就属于胆热扰心。你看,她身为公司高管,工作压力巨大,这很可能导致她长期精神紧张,肝胆疏泄失常,久而化热。
就诊时,她脉象弦滑、舌苔黄腻,且心烦意乱、多梦、口苦咽干、胸胁胀满,这些都是胆热上扰心神的表现。胆热还灼伤津液,所以患者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胆主决断,胆热过盛,就会扰动心神,使人心神不宁,难以安眠。
这时该怎么办?必须清胆热。胆热一去,我们的心神,就能安然入睡了。如何清胆热?医家当时用的是蒿芩清胆汤加减。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方子:青蒿、黄芩清胆热,竹茹、枳壳、陈皮、半夏理气化痰,茯苓利湿,碧玉散(包煎)清利湿热,赤芍活血,夜交藤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在这个基础上,医案中的医家还加了夜交藤以增强安神之效。如此,患者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其实,在临床上,类似这种胆热扰心型的失眠患者,屡见不鲜。医案中的病人,病情十分典型,具有代表性,读者朋友可以细细品味。对这些人而言,我们中医人都知道,务必要清胆热。怎么清胆热?蒿芩清胆汤加减最直接。医案中的方药,组方严谨,层次分明,是值得学习的。
非专业的读者朋友,应当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适当参考调整。专业的中医同仁,您也不妨温故而知新。我心里最想说的是,用蒿芩清胆汤清胆热治失眠,这是中医的智慧。这类中医智慧,该不该让普通读者了解?我认为,应该。大家只有了解、知道,才会去相信和尝试。
这么多年来,中医之所以难以深入人心,无法赢得大家的广泛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众对它感到陌生,不了解,甚至有误解。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好了,这个话题,我就说这么多吧。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