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健康知识: 以往的食用习俗和现代养生益处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4-22
食用猪油的传统养生智慧
猪油是一种常见的饮食原料,但其在中医中的应用却颇具特点。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多个方剂,其中包括30余个以猪油入药的方剂,强调其功效为“甘,微寒,无毒,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生毛发;破冷结,散宿血;利血脉,散风热,润肺”。这一记载为猪油在中医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一、传统中医视角下的猪油功效
1. 利水通三焦,调理脏腑
猪板油与中医“三焦”理论相关,其网状结构代表人体水液代谢通道。中医认为,如果三焦不通,就会导致水肿、便秘等问题。李时珍记载猪油可以“利肠胃,通小便”,《千金方》也提到用猪油煎水治疗小便不通。现代中医实践表明,猪油炒菜或作为药引,可以辅助缓解湿疹、水肿等症状。
2. 润肺止咳,滋养肺阴
《本草纲目》指出猪油可以“润肺”,《万氏方》记载其炼蜜后服用可以治肺热暴喑(干咳失音)。现代研究证实,猪油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可以修复呼吸道黏膜,缓解秋冬季干咳。
3. 润肠通便,调和脾胃
猪油滑腻之性可以润滑肠道,其归脾经的特性可以促进消化。李时珍称其“利血脉,散风热”,《食疗本草》建议脾胃虚弱者用猪油炒菜。民间常用猪油拌蜂蜜或拌牛奶改善阴虚便秘。
4. 外用养护,修复肌肤
《本草纲目》提到猪油可以“悦皮肤,作手膏,不皲裂”,《外治寿世方》记载其外涂可以治皮肤皲裂。现代中医推荐猪油与蜂蜜混合制成护唇膏,或用于湿疹外敷。
5. 补虚强体,平衡阴阳
猪油对应五行“土性”,可以调和五脏。中医认为其可以改善小儿疳积、产后虚损,甚至辅助调节乳腺问题(如增生、结节)。

二、《本草纲目》中的猪油应用实例
1. 内服方剂
- 通便:猪油一斤煎水,饮之立通(《千金方》)。
- 润肺:猪油炼蜜,每日含服一匙(《万氏方》)。
- 解毒:解斑蝥、芫青毒,调理脏腑(《本草纲目》)。
三、现代营养学研究与应用
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猪油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47%)、维生素D及硒元素,可以促进钙吸收、抗氧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饱和脂肪酸摄入10%总热量(约15g猪油),强调“适量”与“体质辨证”。
四、传统养生与现代科学的和谐统一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五谷为养,五畜为益”,猪油作为“益”之选,是传统养生与现代科学的和谐统一。因此,正确使用猪油需要遵循“中道”原则,即阴虚体质宜用,痰湿体质量用;煎炸耐高温,凉拌可润燥。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