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寒露时节该如何养生?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3-27

【如何在寒露时节养生?】

寒露标志着深秋的到来,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和空气变得更为干燥,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持健康呢?

“寒露脚不露”,这意味着在寒露节气期间,首要任务是做好足部保暖并注意防燥养胃。接下来将为您介绍一些寒露时节的养生小贴士。

1. 足部保温的重要性

有句老话:“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进入寒露后,应重视足部保暖。气温下降时,尽量避免长时间赤脚行走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夏季的凉鞋也需收起以防止“寒从足生”。

人体有第二心脏之称的是脚部。由于其距离心脏最远且负担重,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加之脂肪层薄、保温性差,更易受冷刺激影响。研究表明,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存在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便会导致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和纤毛运动减弱,降低人体抵抗力。

因此,可以尝试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使足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皮肤及组织营养状况,减少下肢酸痛发生并缓解疲劳感。

寒露时节该如何养生?

2. 根据天气适时增衣保暖

寒露过后气候转冷,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并逐渐增加衣物。

虽然“春捂秋冻”有助于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能力,但对于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而言,则需要更加注意避免因寒冷引发疾病。换季时穿衣不宜过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同样重要。

在起居方面也要合理安排,在气温降低且空气干燥的情况下,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因此为了预防感冒,要及时更换衣服,并随时备好急救药品以防突发疾病。

3. 调整饮食防燥养阴

寒露时节天气转凉、降雨减少导致气候干燥,很多人会出现中医所说的“干冷”症状,如咽干、鼻塞和皮肤干燥。养生要从润肺益胃及养阴防燥入手。

寒露时节该如何养生?

建议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香烤食品,多吃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等滋阴润燥的食物;水果可以选择梨子、葡萄、荸荠、香蕉等滋润型水果;蔬菜可食用胡萝卜、冬瓜、莲藕和银耳等,并适量补充豆类、菌菇类及海带紫菜。

同时,可以尝试用山药粥、甘蔗粥或生地黄粥等温补脾胃的食物。早餐可以选择由糯米或粳米煮成的粥来食用。

寒露时节该如何养生?

4. 吃螃蟹需谨慎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此时吃母蟹最佳,但因其性寒不宜多吃,每次食用量最好控制在一只以内以避免腹泻等不适症状。

对于体质偏寒、孕妇以及易过敏人群来说,则应尽量避免食用。同时注意柿子与螃蟹不宜同食,以防形成结石;进食时应当避开这些食物组合以免造成健康问题。

5. 保持适度运动

不仅是秋季,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坚持适量的身体锻炼,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并增强免疫系统对寒冷天气的抵抗能力。

秋天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机,可以选择散步、爬山等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但刚开始时不宜过于剧烈,应逐步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反而影响健康。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