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三伏天养生指南:两不吃三多吃,轻松应对高温天气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8|发布时间:2024-12-31

三伏天养生秘诀:遵循“两不吃三多吃”原则。随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三伏天的到来,如何通过饮食来保养身体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

三伏天位于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且闷热的日子。这个时期的“伏”字代表阴气受到阳气压迫,“伏邪”指的是六邪中的暑邪。如果不注意养生,很容易留下病根。有句老话“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形容的就是这种天气容易导致中暑、心血管疾病等问题。此外,夏天出汗多,消耗大,易感疲劳和消化功能减退,因此三伏天养生至关重要。

今年的三伏时间如下:

  •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老年病科病房主任历飞指出,入伏后饮食应遵循“两不吃三多吃”原则。

首先,“两不吃”指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和剩菜剩饭剩瓜果。夏天很多人喜欢食用冰品来降温,但这些食物过量摄入容易导致湿气重,损害脾胃。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经期女性以及患有急性肠胃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冷饮。

其次,“三多吃”包括养脾祛湿食物和姜。三伏天食用冷饮易造成湿气重,影响脾胃健康。因此,可以多食养脾的食物,如芡实、茯苓、莲子、百合等,煮汤或泡水饮用;同时红豆、薏米、赤小豆、大麦等食材有利湿功效。

历飞还建议在夏季雨后或淋水后出现畏寒症状时,可饮生姜红糖水驱散寒气;风寒感冒时可饮生姜葱白饮缓解全身酸痛和恶寒等症状。夏天过多食用冷饮导致胃部不适,可用生姜和橘皮煮水喝;用醋泡姜也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健脾开胃。

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也非常重要。推荐三伏天睡眠时间为22:00-23:00,早上起床时间5:30-6:00。适当运动如瑜伽、慢跑、太极等轻缓和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排出体内寒气。

三伏天养生指南:两不吃三多吃,轻松应对高温天气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