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季节养生

中医谈秋季养生,悲秋情怀不可有

作者:佚名|分类:季节养生|浏览:86|发布时间:2024-12-13

中医专家建议:秋日来临,应警惕“悲秋”情绪的影响

随着立秋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根据老中医的提醒,在秋季这个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的季节里,感冒、腹泻、慢阻肺、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容易高发。因此,在面对季节变化时,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养生措施,并且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从而确保能够健康地度过秋天。

“春捂秋冻”是传统的养生方法之一,然而很多人即便感到天气已经转凉,仍然坚持不加衣服或穿袜子。事实上,“秋冻”的原则需要适度把握:过度保暖会加速汗液蒸发、阴津耗损以及阳气外泄;而过度的寒冷则可能因为秋天干燥而导致肺部受损,并且增加感冒咳嗽和肺炎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对于抵抗力较低的老年人而言,面对秋季早晚较大的温差问题时,应当既要保持身体的凉爽状态又要根据天气变化适当保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脚部的保暖措施,以防止引发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如何有效应对“秋乏”

夏季高温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在秋天到来后,气候逐渐转凉,身体各系统将进入休整状态,由此产生的“秋乏”现象便会出现。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精神不振、口干舌燥等。

老中医建议,克服“秋乏”的首要方法是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并调整作息习惯,在晚上十点前就寝并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同时,午间小憩也是缓解“秋乏”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饮食方面,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和烧烤类的食物以及过多油腻的肉类食品,而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果蔬,例如西红柿、辣椒、茄子等。另外,加强身体锻炼对于改善“秋乏”也十分有益,尤其适合早晨或傍晚进行,可以选择登山、散步或是做操等活动形式。

此外,在室内种植一些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调节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警惕秋季的消极情绪

专家研究显示,秋天白天时间缩短会影响人体内部化学过程,进而干扰生物钟调控机制,导致人的情绪出现波动甚至引发精神健康问题。随着秋风萧瑟、落叶满地以及寒蝉哀鸣等自然现象的到来,人们往往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老中医提醒大家,在秋季预防“悲秋”情绪是老年保健的重要环节之一。面对秋天的肃杀之气,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更容易感到伤感和孤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多参加社交活动或是体育锻炼来转移注意力并改善心情;当然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时也需要遵循养生原则,鼓励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量如登山、赏景等能使人精神愉悦的休闲项目。同时也可以尝试练习太极拳或气功这样的传统保健方法以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中医谈秋季养生,悲秋情怀不可有中医谈秋季养生,悲秋情怀不可有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