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九大养生圣品:仙草的魅力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90|发布时间:2025-04-02
唐代在《道藏》中将“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的人参、百二十年的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并誉为中华九仙草。它们皆出自于《道藏》,这是一本汇集了从周秦至六朝以来的道教典籍,包含了诸多道家子书。
霍山石斛
《神农本草》中记载,石斛能治疗“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的病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则描述其有“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轻身延年”之效。
天山雪莲
天山雪莲的根茎叶富含生物碱、黄酮类、挥发油、内脂、留体类、多糖及还原性物质,尤其是花蕾部分更是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成分。它被广泛认为能活血通络、散寒除湿、滋阴壮阳,并可用于治疗所有类型的寒症。

三两重人参
人参被誉为珍贵的补药,长期服用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其历史应用约四千年之久。根据分类,人参主要分为野山人参、园参和高丽参三个品种。其中,“红参”是将鲜参洗净后,剪去小枝根,在蒸煮2~2.5小时后,再烘干或晒干制成的。红参又细分为“边条红参”(外观形态较好)和“普通红参”。
百年首乌
首乌是补益肝肾、增精益血、增强筋骨能力的佳品,其性温和,味苦甘涩。它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衰老迹象,如白发、牙齿脱落、老年斑等,并能提升免疫力,抑制体内沉积的“脂褐素”。此外,首乌还能扩张心脏冠状动脉,降低血脂,促进红细胞生成,对预防冠心病、高血脂症、老年贫血、大脑衰退及早衰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花甲之茯苓
茯苓皮的主要功能为利尿消肿。赤茯苓则是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其作用在于清热利湿。白茯苓是切去赤茯苓后剩余的白色部分,即通常所说的茯苓,切成小方块后能起到渗湿健脾的作用。茯神则是白茯苓中包裹有细松根的部分,经过切割成方形薄片后,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
深山灵芝
灵芝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书中提到它有紫、赤、青、黄、白、黑六种颜色,现代文献及所见标本多为多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其主要成分包括麦角甾醇、有机酸、氨基葡萄糖、多糖类等,还含有生物碱、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质和多种酶。
海底珍珠
珍珠不仅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的功效,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它在提升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及补充钙质等方面亦有独特作用。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称“冬虫草”或“虫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上而形成的复合体。它生长在生弛的森林草甸或草原之上,颜色以暗黄棕色为主,在西藏和青海地区较为常见。

苁蓉
苁蓉,又称大芸、地精或金笋,主要产于内蒙古阿拉善盟,被誉为“沙漠人参”。它甘温不燥,咸润不腻,补阳而不燥热,补阴而不过黏滞。正是因为它的补性温和,才有了“从容”的美誉。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