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卢泽原恩师见证:工人医院与人民医院中医科融合新篇章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91|发布时间:2025-03-25
回忆我的恩师卢泽原与家乡的中医传承
1964年,贵港市的工人医院与人民医院中医科合并,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贵县人民医院中医门诊部”。在此过程中,原来的工人医院的留医部被撤销,而中医的留医部则搬迁至小江现在的人民医院病区。
我的二外公因为年老体弱,不慎摔倒后行动不便。尽管他继续住在楼上房间,但生活十分不便。后来,医院在北门市场南边的居民点为他租了一间地下的房室,方便了他的日常生活。而他的妻子,也就是我的二外婆,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这也意味着我二外公正式退休居家了。在此期间,我经常抽空去探望他。

当时的中医科主任卢泽原对我的学习非常关心,成为我的第三位恩师。卢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他的兄长卢宏道一道,是贵县当时知名的老年中医。在建国前,他们两兄弟曾在街心开设过“知觉药房”。据说最初药柜不齐全时,他们曾用折叠的“纸角”临时装药,“纸角”与“知觉”同音,因此得名。
卢宏道医术精湛,一旦确诊病情,用药果断且专一。而卢泽原则更加细心,用药温和且细致。兄弟二人各具特色,吸引了众多追随者。我的同学卢小初,是卢宏道的嫡孙女,她跟随习医,得到了家传的真传。后来,她考取了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的工作。卢汉嘉则是卢宏道的一代弟子,他得到家传后,在贵县镇医院等单位担任中医师。
除了在门诊部跟师学习外,我还记得当年“乙脑”流行时,我跟随卢师每日徒步至留医部查房应诊,从中受益匪浅。当时我的理论学习以通行的中医大专教材为主,同时也自学了一些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
张孔修老中医也在中医门诊部工作,他在家中也带教了三位徒弟(还未到医院实习),他们的住地就在五属会馆附近。其中一位是他的儿子张炳祥,另外两位是黄月群(女)和林平钦(我同届初中同学)。我也时常去他们那里交流学习。
在我到玉林工作后,张炳祥和黄月群(贵港红十字骨科医院黄贵球院长的兄长)也在贵港担任医生,开过诊所。林平钦则转行教育界,近年来一直在贵港市老年大学任职。我们偶尔也会相互联系。

门诊部的其他中医大夫还有丘寿祺、李超山等,他们用药风格各具特色,当年的医患关系都非常和谐。负责中药炮制的师傅是一位中年男士,好像叫姚美(?)。另外,中药房有林惠英(女)等人。
当时全国各省区陆续开办了中医学院,广西玉林地区也开设了中医学校。后来贵县镇卫生院的何报才大夫就是在中医学校毕业分配来的。此外,在地区卫生学校还办过一期唯一的中医大专班,学生包括赖杰、王志绪等七名实习生。王志绪毕业后回到贵港市人民医院工作,曾担任中医科主任等重要职务。
本文涉及的人物众多,难免有所遗漏或错误,欢迎知情者补充更正。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留言和关注。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