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师素养(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调查:加快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
作者:佚名|分类:心理健康|浏览:88|发布时间:2024-12-11
据最新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群体在心理健康素养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此研究强调了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不仅为了维护自身健康,还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报告显示,在所调查的中小学教师中,仅有29.7%的人能够识别抑郁症状,这意味着超过七成的教师难以识别出自己或学生出现的抑郁状态。这反映了我国在提高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素养方面面临的挑战。
心理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运用心理知识、技能和态度来保持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综合能力。提升这一素养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目标中提出,“到2030年居民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应达到30%”。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年内,需要更多地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项目的发展。
本次调查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中心联合多家机构完成。研究涵盖了青少年、老年人、中小学教师及心理咨询工作者四类人群,并重点考察了心理健康知识、意识、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数据显示,各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显著:青少年为6.4%,老年人7.6%,教师15.8%,而心理咨询工作者则高达50.7%。此外,在抑郁识别方面,不同年龄层和教育背景的个体表现不一,如农村老年组低于城市同龄人。
调查还发现,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反而下降;而女性在青少年及心理咨询从业者中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素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相对较高,但仍有约四分之一的人难以准确识别来访者的抑郁症状。这提示我们需进一步加强对年轻或低学历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支持。
为了实现2030年的目标,必须对不同群体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以及改善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