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教授分享多则成功调理案例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8|发布时间:2025-03-25
欢迎来到@长安中医说,从今日起,周教授将分享一系列以往调理过的病例及其相对应的中药方,以供您参考和借鉴。
案例一:胃脘疼的中医药治疗
黄某某,65岁女性患者,于2018年2月首次就诊。此前半年内,她一直感到胃部不适并伴有疼痛。经西安某医院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且检测结果显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黄女士在服用西药(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后,虽有减轻但并未完全缓解。她希望采用中药治疗。
临床表现包括胃痛、烧心感、口干、口苦、口臭、偶发呃逆与反酸,食欲不佳,排便不畅,睡眠正常。舌面呈红色,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证分析
根据症状,黄女士被确诊为“胆热犯胃,痰热互结”。
治疗方案
治法:清胆和胃、化痰泄热。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味。
处方包括炒枳实、竹茹、清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连、瓜蒌、酒大黄、浙贝母、大腹皮、连翘、炒莱菔子、焦山楂、焦麦芽和焦神曲,共7剂水煎服。
二诊时,疼痛已消失,烧心感减轻,口干、口苦、口臭及呃逆症状也有所改善。食量增加,睡眠质量较好。舌色转红苔薄黄,脉滑。
三诊调整方案
处方中加入北柴胡、广藿香、焦山栀和丹参等药物进行调整,继续治疗月余后,患者口干症状缓解,体力恢复,夜间出汗减轻。舌面淡红苔薄白,脉象弦滑。
结论
黄女士在经过一系列的中药调理后,所有不适感消失,情绪、饮食和睡眠状况基本恢复正常。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中药前,请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