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饮食养生之道:中医时令养生与饮食养生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2-14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立秋后,中原地区阳气渐收,秋风劲急,气候干燥,适合养阴润燥之品。而岭南地区则不然,仍是暑气未消,炎热持续,渐渐由湿转燥。若初秋时令急于养阴,则反易加重脾虚,酿生痰湿。尤其既往有老肺病,反复咳嗽、咳痰的人群,更易在此时发作、加重,故“养生”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可盲目。
岭南地区,不同于中原,因常年高温潮湿,使得广东人喜爱冷饮、凉茶,加之常年吹空调、缺乏运动、熬夜等习惯,非常容易导致脾虚夹湿、内寒外热或上热下寒的体质。常见面部和头发油腻;身体沉重,人发困,没精神;容易上火长痘、口腔溃疡;四肢发凉、怕冷,面色发白、发青;经常腹泻、腹胀、便秘或便溏;反复难愈的咳嗽、咳痰,甚至容易浮肿、关节痛、背痛、腰痛等。
秋季饮食养生
初秋之时,仍当以补气健脾化湿为主。尤其神疲乏力、口粘口苦、面部油腻、消化不良、大便粘腻者适用,如食用党参小米粥、山药黄精粥、芡实糊、黄芪炖鸡汤等。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燥。多出现面干肤燥,口干舌燥,鼻腔干燥甚至流鼻血等。而脾虚内湿并未解除。故属于“外燥内湿”,此时除养阴润肺之外,仍需适当兼顾补气健脾。可食用以下几款汤水:
苹果雪梨淮山瘦肉汤
将适量苹果、雪梨、山药、猪瘦肉,搭配在一起慢熬煮成汤。能够达到润燥养颜以及滋肺作用。
![秋季饮食养生之道:中医时令养生与饮食养生](/uploads/5/202502/14/72437fddfefb32dd2d042ec3ec03bc8a.jpg)
玉竹山药猪肉汤
将适量猪肉或猪骨,两只海蛤,一些山药、玉竹、生姜,搭配慢熬煮成汤。能够达到润肺益气,养阴清肺作用。
霸王花五爪龙猪肘汤
![秋季饮食养生之道:中医时令养生与饮食养生](/uploads/5/202502/14/3bafb150721e53579bb14c6b4eb68ef6.jpg)
用连皮猪肘、霸王花、五指毛桃、猪骨,几颗蜜枣,陈皮少量,慢熬成汤。清淡之中兼具香浓。且能够达到润肺滋润又补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以上是一些适合在广东地区立秋之后不同时段的食疗方。烹制简单,味道较好,老少咸宜。但养生与看病一样,需要“辨证施治”、“系统论治”。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就需要不同的养生食疗方案。最可靠的方式还是寻求专业的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制订个性化的养生方案。
秋季是慢性咳嗽、老慢肺病、哮喘等慢性肺病的高发季。随着气候变化,风燥之邪容易趁虚而入。人们应注意合理、科学、个体化地养生。包括从饮食调养、增强运动、情志调理等方面入手。增强体质,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同时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如有咳嗽、发热等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