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理疗受群众热捧(中医热理疗养生)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1-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大众的养生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特别是在“三伏天”这样的时节里,红河州中医医院的治未病科吸引了众多寻求医疗咨询和养生理疗的人们。
步入治未病科的各个诊室,都能闻到中草药散发出的清新香气,深吸一口气,仿佛能让人心灵得到平静,疲劳也随之消散。前来咨询的刘女士兴奋地告诉笔者,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草药的神奇疗效令人叹为观止,她对中医养生理疗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平时也会用熏蒸和泡澡来调养身体。现在是三伏天,我想来看看医院有哪些适合我的调理方式和方法,因为我非常喜欢这种中医疗法。”市民刘女士这样说道。
中医理论认为,“一年之中养护阳气要从春夏开始,而春夏之际养护阳气则要重视三伏天”。从入伏至末伏结束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三伏天”,共计40天,今年7月15日是入伏日,8月23日为末伏。在三伏期间,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随之达到最高点,气血运行最为顺畅。此时,经络穴位更加敏感,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气血的绝佳时机。
主任医师彭秀兰指出,结合三伏天的特点,我们应该从饮食、作息、运动和情绪四个方面进行合理调节。顺应阴阳变化,适当午休,饮食上避免贪凉,选择清淡的食物。在情绪上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减少发脾气。同时,户外运动要适度,防止阳光过度照射损伤皮肤,耗损精气。
“冬病夏治”是中医调理身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在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关节冷痛等,利用三伏天阳气充盛的特点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医养生理疗项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另一类是通过中草药进行理疗,如艾灸、足浴、熏蒸等。此外,还有中药导入的方法,即用中药涂抹在人体表面,通过理疗手段使药物吸收,以缓解相关症状。
医务部负责人李瑾表示,中医一直强调未病先防的理念,因此医院在中医美容科、治未病科、康复科、中医护理特色门诊等科室都开展了相应的养生项目,为亚健康人群提供调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