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修行之路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90|发布时间:2024-12-14
中医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在古代,师傅带徒弟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久,徒弟才能独立行医。难道就没有更快的途径吗?
还真有,张锡纯想到了办法。当年,他创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医院后,又创办了一家国医函授学校。这所学校培养出众多中医人才,其中不乏名医,水平颇高。张锡纯这所学校的授课独具特色。他不像传统带徒弟那样,比如背诵《黄帝内经》等,他觉得那样太慢。
他直接将自己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当作教材。他的学生依靠这本书,三年就能独立行医。为何这本书如此神奇?是因为张锡纯书中的内容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极强。
除了系统学习,很多内容都能拿来即用,甚至能当作工具书。此书出版后,许多人依据书中的医案和方子治病。很多人给他写信,他将不少信件留存。
信中说,用了其中的医案和方子,治好了某某病,效果往往显著,诸如“效如桴鼓”“屡试屡效”等。而且,张锡纯毕竟是近代人,其内容接近白话,理解起来容易,阅读也很顺畅,不像有些古籍,可能一句话就得琢磨半天,到处查资料,很打击学习热情。
所以如今我常将《医学衷中参西录》作为工具书,放在手边随时翻阅。
其实早些年,中国中医药报做过一次调研,针对当时一百多位名老中医做了问卷,让他们选出最喜欢且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中医学家和著作。
最后的结果是,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以及张锡纯和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在这些名老中医心目中的地位,能与医圣比肩。这足以表明张锡纯及其著作在中医领域的造诣,人们通过他和他的著作受益颇多。
这本书包含几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对药性的解读。我们知道张锡纯用药厉害,尤其擅长用单味药。也就是说,他对药性的理解极深,可以说前无古人。比如说,张锡纯有个外号叫“张石膏”,大家可能知道,张锡纯擅用石膏,用量很大。
如今很多人不敢用石膏,说石膏大寒,张锡纯却说不是,石膏微寒,可以重用。张锡纯以医案举例,有一次他儿子感冒,他最早大剂量用石膏就是从儿子身上开始的。他长子七岁时,感冒四五天,发烧不止,舌苔黄黑,体内热盛。但孩子不喜欢喝药,嫌药苦,一喝就呕吐不止。
张锡纯也犯愁,这高烧得把热清出去啊。张锡纯就想,是不是可以用单味的生石膏把热透出来,于是他重用了生石膏。药煎好后,一开始心里没底,毕竟是亲儿子,就把药分成三次,慢慢服用,不敢一次喝完,先喝三分之一,边喝边观察,有问题随时调整。张锡纯再把石膏的量加了一倍,这次没分开,一次性慢慢喝下去,病人又好了一点,还是没有不良反应。
张锡纯再把药加一倍,这次喝下去病就痊愈了。而且他还观察到,短时间重用石膏后,孩子的胃口依然很好,没有因为受寒吃不下饭或者泻下之类的情况。张锡纯于是感叹:“真是奇迹。”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