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中医面诊入门必备:五大基础技巧揭秘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90|发布时间:2024-12-11

每日中医入门(一):学习面诊技巧,这些基础知识你绝不能忽视!

望、闻、问、切是中医学的四大诊断方法,其中面诊作为望诊的关键环节,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面诊即通过观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来了解人体内脏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从而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面部形态、皮肤、颜色以及瑕疵分布等方面的细致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状况。简单来说,面诊就是“察五官,观气色,辨脏腑之疾”。

1. 耳垂有皱纹脸红——心脏问题

我国古代中医学家通过长期实践发现,不同的病色反映出不同的病症。红色多与心脏病相关,脸部过度红润意味着心脏供血过多,这类人容易患有高血压,需警惕心脏病的发生。

2. 鼻头暗淡脸色黄——脾胃失调

脸色暗黄可能是脾虚的症状。中医认为脾胃为营养之源,若脾胃虚弱,则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滋润面部,从而出现黄色。脾胃虚弱的表现包括食欲不振、饭后腹胀、长期腹泻或便溏等。如果不注意调理,还可能发展为体型消瘦或虚胖,甚至诱发黄疸。一些皮肤病如痤疮、黄褐斑、湿疹、皮肤瘙痒等也可能由脾胃失调引起。除了脸色外,脾胃功能不好还会表现在鼻翼、嘴唇和舌头上。鼻翼淡白是胃气虚弱、消化功能减退的征兆;鼻翼淡红干燥是胃津液不足的表现;鼻翼红赤是胃火亢盛的征象。

3. 脸颊暗淡黑眼圈——肾脏问题

有趣的是,肾脏在脸上的对应位置就是两个脸颊。如果两颊内侧上下出现灰色、黑褐色,说明肾脏解毒功能减弱;整个面色发灰、发黑可能是慢性肾病的表现,还可能伴有腰膝酸软、排尿异常、性功能减退等症状。常见的黑眼圈也属于面色发黑,可能是肾虚导致水代谢异常造成的。伴有身体异常症状的黑眼圈可能是疾病的早期征兆,需引起重视。另外,瞳孔归肾所主,若出现疾病征兆,需治疗肾脏。如眼睑晦暗、黑睛少、白睛多,可能是肾虚。

4. 脸色发青眼白发黄——肝脏问题

生气时,我们常用“青筋暴出”、“脸都绿了”等词语形容。面色偏青的人通常性格暴躁,需警惕肝病。肝脏问题会表现在眼睛上,如表现为眼睛灰暗无光或眼白发黄。此外,鼻梁骨最高点发红可能是肝火亢盛的表现,易怒、眼睛发红、月经增多等症状也可能出现;若出现青黑色,则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等严重疾病。

养肝可以与护眼相结合,晒眼养肝法十分实用:全身放松,面对太阳,闭上眼睛,让玻璃窗和眼睑过滤掉强烈的阳光射线,使温暖的阳光透进眼球。同时,转动眼珠,先顺时针方向缓慢转10次,再逆时针转10次,每天坚持15分钟即可。

5. 印堂发黑眼白红——肺部问题

肺脏状况可以通过观察两眉间的印堂来判断。印堂最好是白里透红,但如果特别红,则说明肺热、肺火旺;若发白,是血虚或气虚;发青是血瘀;印堂最忌讳发黑,这可能意味着患有重大疾病。

此外,眼白属肺,如果出现异常,首先要治疗肝脏,但如果是眼白单独出现问题,就要治疗肺部。如眼白发红要清肺热。鼻子的表现也能说明肺部问题,鼻孔干涩、呼吸带热气往往是肺热的表现,而鼻塞一般是肺受风寒所引起。

中医面诊入门必备:五大基础技巧揭秘中医面诊入门必备:五大基础技巧揭秘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