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中医十大流派之首:聚焦黄帝内经的医经学派研究

作者:佚名|分类:中医养生|浏览:85|发布时间:2025-02-12

中医十大医学流派之一是医经学派。在众多的医学学派中,医经学派专注于研究《黄帝内经》,并且其内部又分化出三个重要分支:校订疏证诸家、分类研究诸家以及专题发挥诸家。

“医经”这一术语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班固编纂的《汉书·艺文志》中的方技略部分。当时的医学典籍被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其中,“医经”一类包括了多部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扁鹊内经》等共计七种医经典籍。

中医十大流派之首:聚焦黄帝内经的医经学派研究

然而,在这些早期的“医经”典籍之中,《黄帝内经》是唯一一部流传至今并被广泛认可的经典。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通行版本的《黄帝内经》并非班固所提到的十八卷本,而是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构成。

据文献记载,《黄帝素问》与《黄帝针经》(即《灵枢》)的名字最早出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两部经典在历史上分别独立发展,并最终被合编为一部完整的医学巨著。

中医十大流派之首:聚焦黄帝内经的医经学派研究

另外,虽然扁鹊的著作《难经》(也称为《八十一难经》),华佗撰写的《中藏经》,以及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都被视为中医的重要经典。但这些作品分别归属于不同的学派,并不直接与黄帝医经学派有直接联系。

扁鹊作为古代医学大家,其著作《难经》主要论述了脉诊和脏腑辨证理论;华佗的《中藏经》强调的是内脏疾病诊断及治疗原则;张仲景则以《伤寒杂病论》闻名于世,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外感热病与内科杂症的治疗方法。

《难经》、《中藏经》和《伤寒杂病论》虽为中医经典之作,但它们各自所属学派均未直接源自黄帝医经学派。这些作品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不同方面。

参考文献:

- 任应秋,《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

中医十大流派之首:聚焦黄帝内经的医经学派研究

- 秦玉龙、尚力主编,《中医各家学说》(新世纪高校教材)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