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北京推出2023-2025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计划

作者:佚名|分类:心理健康|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2-12

北京市教委发布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旨在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确保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该计划强调了心理健康课程的普及性与重要性,明确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初高中非毕业年级的学生每周至少应有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

行动计划中,为满足不同规模学校的需求,对人员配置进行了指导。学生人数超过500人的学校以及集团化办学和一校多址的学校应适当增加专(兼)职心理教师的配备,并确保每个校区最少有一名心理教师。同时,规定了心理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方式,并鼓励构建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与教研机制。

北京推出2023-2025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各学校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按照年级全覆盖的要求安排课程。小学阶段四年级及以上、初高中非毕业年级的课程应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对初高中毕业年级,则需针对性地提供考前心理辅导和心理减压等教育资源。

北京推出2023-2025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计划

北京市将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电子档案,以确保全程跟踪监测,并加强数据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综合渠道方面,行动计划强调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作用。学校应充分利用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里素质,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校内外运动时间以及课间休息;探索将艺术实践与心理咨询结合,帮助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通过社会实践和劳动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此外,各区各校还将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每学期至少为家长提供一次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这旨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协同合作的机制,共同关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北京市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全面推动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实施,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北京推出2023-2025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计划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