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泡脚养身益处多
作者:佚名|分类:季节养生|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2-11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冬季的脚步悄然临近。在寒冷的冬天,泡一盆热水脚能够带来全身的温暖,使人夜间得以安眠。许多人为了表达孝心,为长辈购买专门的加热式足浴器(浴盆)。然而,尽管多数人认为泡脚有益健康,但某些情况下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在泡脚时必须谨慎行事,保持科学的态度。
以下四种人群泡脚需格外小心!
1. 糖尿病足及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
糖尿病足和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的老人在冬天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应控制在37~39度之间。这类老人的神经感觉比较麻木,对温度不太敏感,水温过热容易造成烫伤。建议由年轻人或健康人先试水温。此外,水温过高会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尤其是已有动脉硬化下肢缺血的老人,血管狭窄、血供不足,皮肤温度较低。总体原则是保温,避免加温,不要用电烤脚部或暖水袋暖脚,这些都可能加剧脚步损害。如果老人感到冷,可以适当提高室内温度,穿着宽松厚实的棉鞋,被子也要温暖而柔软,注意不要压到腿脚。
2. 脉管炎患者

脉管炎患者不宜用热水洗脚,最好选用温水。因为脉管炎患者的局部呈缺血状态,血液循环已无法满足患肢需求。若使用热水泡脚,会使血管扩张,需要更多血液。但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不畅,不能提供足够的血液,反而可能伤害血管。因此,脉管炎患者不宜用热水洗脚。水温应控制在38摄氏度以下。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水温更不能过高。由于长期糖尿病的影响,糖尿病患者下肢远端神经受损,对外界反应减弱,水温高也不会感觉到烫伤,很容易造成足部烫伤、溃烂、感染,加重病情。
3. 足癣等皮肤病患者

许多人误以为泡脚能减轻足癣症状,但实际上热水泡脚反而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对于已破溃的伤口,热水泡脚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敞开伤口,保持干燥通风。患有疱疹、湿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热水泡脚,一旦皮肤破损,很容易造成感染。
4. 儿童

如果孩子的脚不是很凉,就没有必要泡脚。在儿童时期,人体足弓逐渐形成。此时若经常使用热水泡脚,可能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增加扁平足的风险。
泡脚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好水温和时间是关键
(1)温度不宜过高水温过热不仅对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利,还可能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导致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水温以40℃~45℃为宜。可以先用手试水温,糖尿病患者为安全起见,可以使用温度计测量。
(2)时间不要太长每次泡脚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因为泡脚时人体血液循环和心率会加快,时间过长会增加心脏负担。
2. 懂中医养生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量添加药草,或适度按摩。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