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最近更新

当前位置:健康养生知识网 > 生活保健 > 生活常识 → 堂吉诃德读后感1000字4篇

堂吉诃德读后感1000字4篇

时间:2021-10-20 08:58:11

人气:

编辑:网友整理

标签:

导读:堂吉诃德读后感1000字1《堂吉诃德》的小说主人公原名叫阿伦索·吉哈达,是一个乡坤,他读当时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骑士出外游侠。他从家传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烂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诃

堂吉诃德读后感1000字4篇

堂吉诃德读后感1000字1

  《堂吉诃德》的小说主人公原名叫阿伦索·吉哈达,是一个乡坤,他读当时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骑士出外游侠。他从家传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烂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仆人桑丘和邻村一个挤奶姑娘,取名杜尔西尼娅,作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意中人。然后骑上一匹瘦马,离家出走。堂吉诃德还按他脑子里的古怪念头行事,把风车看作巨人,把羊群当做敌军,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把酒囊当作巨人头,不分善恶,乱砍乱杀,闹出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动不但与人无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后一次到家后即卧床不起,临终才明白过来。他立下遗嘱,唯一的继承人侄女如嫁给骑士,就取消其继承权。

堂吉诃德读后感1000字4篇

  《堂吉诃德》是一本好笑的书,可当看完后,心里却不禁在问:"究竟是谁真的可笑?堂吉诃德?还是我?"突然想起刚进大学校园时,一位夫子说:"读《堂吉诃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难怪每每想起这个奇情异想的骑士时,心里总会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塞万提斯创作了一个让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剧。

  《堂吉诃德》的悲剧在于它肢解了曾经神圣的道德观念,而这种肢解是建立在一个个沉重的矛盾之上的:要消灭即将衰亡的虚伪的骑士道,却设计了一个柔弱但真诚的卫道士。于是,人们在与腐朽道德战斗时,突然发现面前站着的"敌人"是个柔弱的老头,没有了摧枯拉朽的快感,没有了流血牺牲的英勇,甚至在面对一个弱者的抵抗时,会检讨自己的正义性。恰好,堂吉诃德奉行的不是虚伪的骑士道,不是道貌岸然的道德欺骗,而是人们久违了的一种精神:对上帝的无限忠诚,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当堂吉诃德开始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战时,第二层矛盾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士道早就被虚伪的道德所渗透演变,而世俗的价值观已经犹如一艘笨重的航空母见,从对上帝的忠诚、对英雄的崇敬转向了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世俗价值观的改变虽然具有滞后性,但同时具有强大的惯性和持久的韧性,瘦弱但张狂的堂吉诃德却妄想扭转它,所以,他可以仅凭着信仰的力量不顾自身的渺小而义无反顾地冲向巨大风车,而其身后扬起的却是一股荒谬的尘埃。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新教伦理对社会发展是否有推动力量,只要想想,当人们举着张扬个性的大旗从中世纪解放出来的若干年后,人们不是又一次产生了信仰的需求吗?我们可以说这是历史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但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堂吉诃德以及堂吉诃德式的口号可以一言以蔽之--不合时宜。

  堂吉歌德是很很好笑,但现实中不也有和他一样的人吗?他们妄想着,结果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笑着至于我们也该反省下自己,别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读后感1000字2

  对于暴打自己的人,堂吉诃德恶狠狠地说:“不过,我不管他魔法多高,等病好起来了,非让他尝尝我的厉害不可。”堂吉诃德明明已经被打却还相信自己有能力对付打自己的人,并称之为“魔鬼”,这时的堂吉诃德不再想当初刚开始出游时那样仍然对自己有所怀疑和不自信,而已经昏昏噩噩地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力与认知力,无法分辨真实的自我地位,完完全全掉入了一个自己幻想的骑士的世界。“此人是个著名的巫术师,是我不共戴天的敌人。他同我积怨甚深。他法术高强,预先知道有个他所庇护的骑士将同我交战,尽管他自己会咒语,但是我只需同那个骑士一战便可将其消灭。因此,他拼条命也要让我遭殃。不过,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他,他这是逆流而动,再有法力也无法与命运注定的事情作对的。”堂吉诃德幻想别人因他是骑士而要置他于死地,他荒谬的悲剧已经无法挽回了。

  堂吉诃德在家养病的日子也并不安分,而是相像小说中真正的骑士那样也为自己找一个仆人。他看上了自己老实巴交的农民邻居桑丘。“这个人该是一个好心的老实人。他是个穷人,钱袋空,脑袋也恐。”可以看出,堂吉诃德选择随从的标准根本没有什么原则,只是需要这个人不会独立思想才能完全听命于他,而且没有人会为了堂吉诃德这样一个精神不正常的的人工作,他也只能找到憨厚的桑丘了。堂吉诃德用利益引诱桑丘跟他一起出行,说服了桑丘之后,“堂吉诃德便忙着筹钱,他卖掉了一座房子,又抵押了另一间,后来干脆把房屋统统卖掉了。”堂吉诃德为了那不可实现的理想,为了追求自己的正义信念,为了社会不计代价,甚至变卖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安身立命之处,这足以表明他要继续寻找他的骑士梦想决心之大。而桑丘听信堂吉诃德的许诺,以为他会按照答应的那样给自己一座海岛,因此对堂吉诃德的吩咐言听计从,贯穿了文章始末,串联起来。“要是真能这样,由于某种奇迹,我便成了国王了,正如阁下所说的那样,有快乐有幸运。我的老伴至少也就成了王后,我的孩子们就是公主或者王子了。”听到堂吉诃德对自己信誓旦旦的承诺,未来美好的图景在桑丘的脑海中一一展现开来,然而他不知道这终究只是幻想,他与堂吉诃德一样都活在了自己的臆想世界之中,让人觉得这对主仆既可笑又可悲,怪不得能成为主仆关系。

  总结:不安分的堂吉诃德又要出游了。这次,堂吉诃德带上了自己用馈赠海岛游说的仆从,于是堂吉诃德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出游。在本章中,作者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介绍了桑丘的形象以及性格特点。主仆二人的形象既对立又统一,互相陪衬烘托,相得益彰。一个沉于虚幻,一个讲求实际,念念不忘身家温饱。但是,因为讲求实际,反而是桑丘陷入了美丽的空想之中,极具讽刺意味。至此,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都已经正式登场,这样的组合更让人期待接下来的旅途中还会发生怎样令人惊骇捧腹的轶事。

  风车之险简介:为了得到战利品和荣誉,堂吉诃德不顾桑丘的劝阻,横托着长枪就向风车巨人冲杀上去,结果,他被风车连人带马甩了出去。堂吉诃德翻滚在地,狼狈不堪。然而,这个世界上有万能的疗伤圣水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主仆二人的趣谈。

  堂吉诃德主仆二人行进途中看到旷野里有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便对仆人说:“桑丘朋友,你看呀,那边,至少有三十个蛮横的巨人。”堂吉诃德沉湎于渴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展示自己的英勇。但是一路上并没有那么多不平的事,此时失去判断与理智的堂吉诃德居然将风车看做假想敌,当成了一个个蛮横的巨人。而桑丘否定了堂吉诃德的判断,告知他那些只是风车,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巨人。“‘你别装模作样了,’堂吉诃德说,‘你对冒险一无所知。他们是巨人。告诉你吧,要是害怕了,你就一边待着吧,做你的祈祷去好了。我决意要去同他们打一仗,拼个你死我活。”堂吉诃德不允许桑丘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虽然从他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一心想要维护正义,保护被压迫者,想要捍卫真理与正义,但是若跟一群风车对战,仍让人感到不可理喻。“桑丘冲着他大声喊叫,一再向他保证那些是风车,不是巨人。”强调体现了桑丘务实的一面性格,对标了堂吉诃德的异想天开和荒唐。

  堂吉诃德不顾桑丘的劝阻和疑惑,只身一人准备对付他的“敌人”。“他用盾牌护着身子,端着长矛,骑着驽飞快地向他碰上的第一架风车冲上去。”堂吉诃德的“勇猛”用这三个连续的动词短语形象地表现出来。堂吉诃德被风车的扇叶打倒在地,武器都散断成几部分,他更是动弹不得,这吓得仆人桑丘刚快上去营救。“我不是说那只不过是风车吗?我不是说过除非脑袋里全是风车在打转转的人,谁又会把风车当成别的东西呢?”仆人桑丘虽然不敢明说自己对主人行为的不可置信,但还是因自己的耿直用直白的话语对堂吉诃德的言行做出评价,连仆人都无法理解主人的做法,组证明堂吉诃德的思想、行为令人不解咋舌。而堂吉诃德居然安慰桑丘说,打仗胜败难料,更是将自己心中对于冒险的苦恼向身边的桑丘开始诉说:“我从书中读到,有个西班牙的骑士……”堂吉诃德虽然明知吃了苦头,但他却仍然严格执行骑士小说的情节解读,这是他对“骑士精神”不屈不折的执着追求,在受到打击后却仍未对自己坚持的信仰产生一丁点的怀疑与动摇。并且,将自己的苦闷只能告诉身边的随从,说明其实堂吉诃德也发觉到了冒险途中的各种不顺与他期望的不同的别人的不解。

  摔伤后的堂吉诃德并没有抱怨,反而说出了让桑丘无言以对的话“我不说痛,是因为骑士永远也不能喊痛。”堂吉诃德严格将自己当成一名骑士要求,连骑士规则中“骑士永远也不能喊痛”都严加遵守。这一方面显示了堂吉诃德的迂腐不堪,另一方面又显示了堂吉诃德的坚强品质,这两点极端的个性看似相互排斥,却又合理地出现在堂吉诃德一个人的身上,这两种个性始终贯穿了堂吉诃德在整部书中的情节始末,为他的行为与思想做了充分的解释说明。这种矛盾却又鲜明的个性描写,为体现堂吉诃德这个坚持正义却深受骑士小说荼毒的人物提供了更饱满丰富的表述,将一个更真实、更具代表性、更人性化的堂吉诃德推出在读者眼前。这样一个具有真实矛盾性格的主人公为整部书的核心,才能将情节发展演绎地更具色彩,才能将作者想要传达的小说背后蕴含的批判思想,辛辣的审判讽刺意味凸显得更加富有张力,即隐藏在人物身后,却又时时刻刻通过人物的一言一行与细枝末节渗透出来。作者独到的构想与设定,使全书的主旨作为其背景,细细密密又铺垫地顺理成章,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使本书更有可读性与教育性。

  堂吉诃德与桑丘不能够在继续赶路了,这一夜只能暂且露宿在森林中。不过,堂吉诃德这一夜并未合眼,而是因想起了他“甜蜜的爱情”导致整夜未眠。“脑子里一味在思念着他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他之所以如此也是为了模仿,在他读过的骑士小说里,骑士们一个个都是这样彻夜不眠度时光的,不管他们露宿在森林里,还是露宿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他们一整夜都在思念不在眼前的情人。”堂吉诃德的爱情本来就是不存在的,而所谓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更是他在第一次出游前给自己杜撰出的情人。此刻,仅仅存在于幻想中的爱情居然都能被他想的彻夜不眠,“模仿”一次直白地挑明了堂吉诃德为模仿骑士,已经到了没有是非观念的地步,不只是行为上,甚至连人真实的情感都可以被模仿。足以见骑士小说与其显露的腐朽观念在堂吉诃德身上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堂吉诃德按照小说情节中的内容,告诉桑丘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种神油,可以“吃了一点,便能使人起死回生,不管受了什么伤,就如同开玩笑一般。”堂吉诃德在幻想中,已经将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混为一谈,不辨真伪了。他只会向无知的桑丘讲述自己从小说中看来的情节,好像这些情节就在他自己身上发生过一样真实,绘声绘色。堂吉诃德对书中的内容不加理智分析,直接生搬硬套,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可笑与愚昧。桑丘由于被实际利益心驱使及他的无知,对堂吉诃德许诺到“以后我就在袋子里给您装些杂七杂八的干果子好了,阁下是个骑士嘛;我呢,不是骑士,就吃些家禽和其他的好食物好了。”维护正义的“骑士”只能吃些干果子,而仆人却要为自己准备家禽和好食物来吃,这样鲜明的对比既可笑又尖锐,这是按照堂吉诃德信奉的“骑士精神”而照搬推演出来得出的结论,讽刺意味可见一斑,极具辛辣风格。

  总结:在本章中可以发现堂吉诃德是一个甘为理想而奋斗的战士、真理的捍卫者。他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决不退缩的非凡毅力以及捍卫真理和正义的勇气和行动,着实让人钦佩。当被“巨人”打得遍体鳞伤后,他没有承认自己的失败,认为是魔术师在和他作对,剥夺他“胜利的光荣”,更是很有信心地补充一句:“不过,所有这些阴谋诡计到头来都会在我这把强有力的剑锋下一败涂地的。”他可以凭借自身信仰的力量,不顾自身的渺小而义无反顾地冲向巨大的风车,而其身后扬起的却是一片荒谬的尘埃。堂吉诃德是幻想家和战士的神奇组合。这也是作者构思精巧独具匠心的地方,让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没有冲突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效果,既讽刺着堂吉诃德的陈旧迂腐,没有思想主张,但同时又表达出对他能够始终不渝坚持理想的敬佩,二者在纠结的自我肯定与否定中不断前进演化着,况味深远,意味深长。

堂吉诃德读后感1000字3

  《堂吉诃德》的作者是塞万堤斯,一位出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在他写《堂吉诃德》之前,他一生坎坷多多,原先参军,在战争中,被夺去了左手,经过四年的军旅生活,他踏上了返回的旅途,不幸的是途中又遭遇了土耳其海盗船,在那他都被做了奴隶,他几次试图想逃跑,都是以失败告终,但他的勇气和胆识都被和他一起居住的俘虏们和那些土耳其人的佩服和赞美。

  直到他34岁时(被俘是28岁)才回到了国家。以一个英雄身份回国的他并没有受到西班牙国主的重用,他整日为生活忙碌奔波,回国后他依然多次入狱,原因是没有缴纳应缴的税,甚至就连《堂吉诃德》几乎都是在狱中完成的。他的学历只是中学学历,他为了生活写过无数篇的商业广告词,也写过许许多多的抒情诗和一些小说,但是当时都没得到重视。年过50的塞万堤斯,他对待文学依然持着一颗热爱的心,完成了这部巨作。这部书终于得到了好评,在1650年它持续六次被再版,此书风靡全国他为塞万堤斯赢得了不少荣誉。

  《堂吉诃德》被誉为第一部现代小说。在其内有男男女女不同阶级的人物七百多个,他批判了那时期的政治、法律、道德、文学等多个阶层,反应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主人公堂吉诃德和桑乔,在其序言里有段话是这么说:“我不想强调是我向你介绍了这么尊贵善良的骑士,但希望你感谢我让你即将认识他的侍从,那么著名的桑乔·潘塞。”可见塞万堤斯的态度是想将桑乔那个骑士阶层的侍从的丑陋的一面,从他身上都能看到。从而也想引起人们的反响,对骑士阶层的瓦解起到一点作用。然而这些还不止,在描写堂吉诃德英语桑乔一路从家里乡村出发,一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都一一写到,或从堂吉诃德口中说出的一些骑士小说的内容,以及两位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所说,都在塞万堤斯的笔下被写的十分精彩、鲜明,对比十分强烈,讽刺的辛辣无比厚重。然而这被读者看见后,这也给了骑士阶层重重一棒。这第一部《堂吉诃德》的成功,却带来了教会与贵族阶级将小说的续篇进行伪造,并对塞万堤斯进行了一番恶毒的誹謗和攻击。这让塞万堤斯提笔回击,他在1615年推出了《堂吉诃德》第二部。在此书中之外,他也写了许多优秀的惩恶扬善的小说集,在里面有写爱情,也有写社会风俗,也写了西班牙下层人民的生活贫困,肯定了人性的自由和对社会的不公正发出了愤怒的抗议。

  《堂吉诃德》在每个人中的样子都不一样,在我看来,堂吉诃德的性格,他的言语间,他的想法,都透露出一股天真的傻劲儿。他渴望能拯救别人,渴望能成为一位英勇无畏的游侠骑士,当他被封为骑士的那一刻,他就似乎变得面对所有的困境和阻碍时以自己的自信和那原始的恐惧一一在胆怯的桑乔面前越过。也许他的体格差,身板小,也许他的罗西南多不是一匹千里好马,也许他的甲胄与长枪都是破旧的,再也许他的侍从桑乔是个丢三落四,胆小如鼠的低等侍从,但起码我看见了他的热血赤诚。

堂吉诃德读后感1000字4

  老实说,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既絮叨又繁杂。靠这些杂乱和戏谑的东西,塞万提斯能写出一百二十六章,简直就是骇人听闻了。直到第三十一章(堂吉诃德与桑乔的有趣对话及其他),关于桑乔与虚构中的“托搏索的杜尔西内亚”见面,转达堂吉诃德无缘无故的发疯和苦修的事迹。

  乡下人的插科打诨,开始产生一种戏剧效果。吉哈纳所扮演的游侠骑士堂吉诃德,从一出独角戏发展为一场舞台剧。生活在现实下的观众——理发师、神父等众人;特别是地位特殊的“骑士侍从”桑乔都纷纷从观众席上站起来,走入剧中。第一个身兼二职的,就是桑乔。在骑士道的演出背景下,桑乔跨越了幻想与现实的界限——虽然,堂吉诃德在骑士道之外就变成了精明的乡绅吉哈纳——但是,始终都在这种界限上摇摆的却是桑乔。他时而相信自己就要当“伯爵”,“和某著名王国公主的侍女结婚”等等,时而又被现实世界的各色人等拳打脚踢。当他在客栈遇到同村的神父和理发师的时候,这一两重特征更是表现的非常突出。一开始他发誓为主人保守秘密,哪怕别人说他杀死了堂吉诃德、偷走了罗西南多;可当他以为笔记本丢了的时候又捶胸顿足、脸色大变,因为堂吉诃德许诺给他的三头毛驴的字据(写在信的背面)也丢了。此后桑乔实际的老农头脑又恢复了,并为游侠骑士堂吉诃德的未来做出一番自己的打算来。也就说,真正被弄糊涂的:第一个是桑乔。而堂吉诃德的疯癫和偶尔的睿智则完全是自发的,至于其他人物的作用,基本上就是古典时期治疗疯人谵妄的医院人员。他们也步桑乔之后加入了表演(从神父决意自己装扮成流浪少女,到“米科米科娜公主”登场,见第二十六章)。

  从这一部分(二十五~四十六章)开始,引起了我的注意。故事是围绕着客店展开的,从莫雷纳山的苦修到被圣友团关在笼子为止。应当说这二十几章内容丰富,结构紧凑。

  说内容丰富,是因为这里面包含了四五个掺杂在一起的情节:卡德尼奥和费尔南多的爱情故事、俘虏讲述莱潘托湾战役的故事(这里面还串联了塞万提斯本人逃跑的经历;索赖、达的故事)以及《无谓的猜忌》和堂吉诃德的苦修和在客栈的种种遭遇……就好像俄国的玩具娃娃一样——一个套着一个,层叠细密。这自然就使此部分的结构相当特殊。以卡德尼奥和费尔南多的爱情故事为例,作者用杜撰的《无谓的猜忌》来为这两个人的圆满结局做铺垫,的确是匠心独到。单就第三十六章(客店里发生的`其他奇事),关于费尔南多与多罗特亚的结局来看,这样反差巨大的结果,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花花公子费尔南多最终改邪归正、良心发现,与其说得益于人们的苦苦劝说、哀求,还不如说是得益于《无谓的猜忌》的警示意义。当然,这一看法是来自读者那里的,因为毕竟插述一个意大利的道德小故事并非是毫无目的的。也许我们会说,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破坏了人物的内在关系。仅凭一句“费尔南多毕竟是个贵族,有着宽广的胸怀……”是无法解释其内心的转变的,更不能在这个具体场景下说服读者去相信,他是真心悔悟而不是逢场作戏。应当说就此而言,绝对是一处硬伤。但如果把《无谓的猜忌》这么一个小插曲也加进来的话,那么仅就读者来说,心理上却是能够接受的。也就是说,作者在此舍弃了小说的内在严谨,而把重点放在读者的接受上。试想,倘若不用《无谓的猜忌》作为一种心理暗示和过渡的必要调剂,那么在三十六章,为了达成破镜重圆的结局,作者势必要大幅的展开,把费尔南多和多罗特亚的爱情故事详细的写出来。但如此一来,就破坏了整个小说的总体结构。因为次要人物和次要情节只能作为枝蔓来处理——很显然,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小说主体都必须是一个明确的范畴,不能与其他组成部分关系暧昧;即便是在“复调”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长篇小说的体例内),主体就是主体,主要人物就是主要人物。这是语言的叙述逻辑的根本限制所在,即我们所说的主次关系。它不是技巧和结构上的小花招就能解决的——所以从总体上看,这样做显然是明智得多。通过这样一个事例,我们就可借斑窥豹,发现《堂吉诃德》叙事手法的特点:串联性、总体的完整性,再加上通篇的戏剧扮演性,我以为这就是《堂吉诃德》主要的特点所在。

  正如上面所说,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仔细的读《堂吉诃德》。直到三十几章以后才渐入佳境。于是反复的去看开头,这是我看长篇小说的一个习惯。因为我认为长篇小说的开头是整个小说的基础。它为长篇幅的作品定下一个基调,此后的所有情节和发展,都是在此处得以繁衍、生长的。所以,回到开始、不断的回到开始处,有助于理解小说的整体——现在,再仔细的阅读《堂吉诃德》的开头,那个吃牛肉比羊肉多的、穿着褐色粗呢衣的乡村贵族;那个把客栈当成城堡的曼查的堂吉诃德,便呈现在我们眼前。应当谨记这一双重影像,因为它在最后的章节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以至于在开头部分,我们找不到堂吉诃德的真实姓名(开头只有一个绰号:吉哈纳)——我甚至认为,长篇小说好坏的着眼点不在别处,就在开头的那部分。因为就长篇体裁来说,它的发展具有延展的惯性,其结局决不会出人意料;至少是不会太让人大吃一惊。否则就会产生断裂,而这种断裂对于长篇小说来说,可谓致命矣。

  对于不同的长篇小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认,对其的第一感觉也大相径庭。不可否认,有些小说对于一些人来说,拿起来就放不下;同样是这一本书,其他人可能就会觉得不过如此而已。当然,第一感觉是重要的,因为文艺作品的首要要件就是能吸引人、感染人,但这是有选择性的,因人而异的。读者会选择他自己喜欢的类型和样式。故此衡量作品的根本原则并不是它的第一感觉,而是它是否能感动人,就像罗马尼亚的小提琴家AlexBalanescu所说的那样,“把某些东西演奏的很好,是没有意义的,除非你能演奏感动人的东西”。吸引人并不等于感动人,即使技巧和结构绚烂无比也并不能说明,它就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对于长篇小说来说,更是如此。任何作家都无法写出让所有读者都喜欢的作品。然而在排除喜欢和不喜欢这些感性成分以后,作品能否感动他人就变成了根本。或许《堂吉诃德》并不是那种立刻就能抓人眼球的小说,但在她隧洞一般的叙事空间里,一种漫长而不断累积的情愫却越来越浓烈。我想,不必去深究她到底是严肃的喜剧还是滑稽的悲剧。因为这些似是而非的界定随着时间的流逝,已不能直窥这眼深井了。这大概就是长篇小说的魅力吧。想要让读者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并非难事,然而,倘使只是达到这种程度,那么还不能称之为优秀。《堂吉诃德》不仅提供给我们一个故事,更在这些纷繁故事的中间留给了我们一个思索的空隙。当你读完之后也许并不能一下子就说出它的意义,但她将会长久地在你的记忆中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记。这便是我对她的一些看法。

  试图去完整的理解堂吉诃德,恐怕决非易事。因为阿隆索·基哈诺、乡绅吉哈纳以及两个堂吉诃德(七十二章,一个去了疯人院;一个返乡)是完全不同的人。我想,这也是堂吉诃德难以理解的一个原因。为什么一定要分得这么清楚呢?他们明明不就是一个人么。是啊,这么说也没什么错,然而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之中未必就能把握部分;同样,由这些部分所组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堂吉诃德吗?我们时刻不能忘记一点,那就是《堂吉诃德》自身的戏剧扮演性质。就堂吉诃德这个身份来说,周围的所有人都是骑士世界中的人物,可我们却相当清楚:他们都是现实人物所扮演的。各种各样的冒险、巨人、贵妇……在这种冗长而稍许缺乏变化的叙述中,作者把他所认知的现实转化为一个荒唐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既是一种拟古也是一种重构。一方面带着早期流浪汉小说的斑痕一方面又开拓出完全崭新的视野,将游侠骑士建功立业的往昔雄心放置在文艺复兴后的伊比利亚。

  但,难道残疾人塞万提斯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吗?像他这样阅历丰富的人,我看很难成为另一个苏鲁支。那么堂吉诃德也就绝不是苏鲁支了——固然,我不想附会地说,堂吉诃德就是塞万提斯他本人。但是,堂吉诃德无疑是塞万提斯他本人的一个投影。因为所有作家的第一模特就是他自己。


本文标题:堂吉诃德读后感1000字4篇 - 生活常识
本文地址:www.anpu119.com/shbj/shcs/18421.html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 经典初中学生评语集锦

    经典初中学生评语集锦

    王前程:你是一个性情温和、稳重而忠厚的孩子,从来不与同学争执,发生矛盾时你总是能主动谦让,这在当代的孩子身上真是难能可贵啊!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你!学习上你一直自觉认真,作业一丝不苟。孩子,一定要坚信我..
  •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一): 教学反思一:用英语组织教学 本学期自开学以来,我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简单的英语组织教学。无论课上时师生相互打招呼问候、道别,或是教师发指令让学生活动等,都用英语来说。到目前为止,已有多数学生已经理解简单语句的说法,并逐..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栏目热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1 www.anpu119.com 〖健康养生知识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1766078号

声明: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